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约隔半月。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圣经”,也是指导人们养生、保健的秘宝。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体有十二经脉,阴经通于脏,阳经通于腑,十二经脉和十二脏腑结合起来,形成二十四经脉与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相对应的关系。人是生活在大的环境中,大环境有变化,人体的气血也会有微妙的变化,二十四节气亦是天气阴阳变化的标志,因此,从二十四节气入手,进行养生与保健,治病和防病健体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节气当日和前后一天做推拿或艾灸调理,效果比平时要好上几倍。
立春(2月4/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春季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有“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人的身体在此节气之后开始处于阳气生发的阶段,体内精气经过一个冬天收敛、储藏,会在立春之后对应着万物同步准备新一年的生长发育。尤其这段时间,小儿生长发育会得到迅速提高。中医认为人的健康跟自然四季是相关联的,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人的肝正好是这个特点,春天跟肝相对应,而肝又开窍于目,这段时间也是治疗视力问题的好时机。
立春节气小儿调理适应症:生长发育缓慢,厌食,消化不良,外感,近视,弱视等。
雨水(2月19/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此时还要预防“倒春寒”。这时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对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
雨水节气小儿调理适应症:脾胃虚弱、厌食,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外感,抵抗力差,反复发烧等。
惊蛰(3月5/6日)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虫类冬眠或隐藏起来,伏著不动,叫做蛰。春雷响起,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虫类,将开始出土活动。惊蛰时节,早晚温差大,阴雨天气多,乍暖还寒很容易导致感冒和流感,所以要在饮食上进行调理,使自己的免疫力得到提高,日常的保暖十分重要的。在这段时间会有很多发烧的孩子,其根源是因为冬令收藏不佳,故真阴不足,惊蛰节气阳气生发,阴乏不足以配阳,容易高烧,且容易反复缠绵。惊蛰节气小儿调理适应症:反复外感、发烧、积食、免疫力差等。
春分(3月20/21日):春分是一年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季过了一半,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落於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古代曾称春分与秋分为昼夜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故孩子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虽然春分后天气日渐暖和,但昼夜温差仍较大,而且仍不时会有寒流侵袭,气候变化较大,雨水较多,甚至有时会阴雨连绵。此时,要注意添减衣被,“勿极寒,勿太热”,穿衣的原则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使身体保持微微汗出的状态,以散去冬天潜伏在身体内的寒邪。春分节气小儿调理适应症:反复外感、免疫力差、厌食、夜啼、腹泻等。
清明(4月4/5日):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天气逐渐和暖,春暖花开,草木开始萌发茂盛,大地一片气清景明的现象。清明节气,是清气上升的时节,同时也是人体阳气上升的阶段。正所谓,“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在清明节前后这段时期,正是滋养身体的好时节。在这段时间里,宝宝体内的肝气,会随着春季之时逐渐加深,并在清明之时达到旺盛时期。中医认为,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而肝木乘脾土,旺木易克土,土属脾。因此,在清明时节,对于宝宝的推拿保健,可以更多地重视在养肝健脾这一方面。此外,清明时节乍暖还寒,温度多变化,身体机能尚处在发育成长期的宝宝们,体质还较为娇弱,抗病能力不足,极其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清明节气小儿调理适应症:夜啼、脾气暴躁爱哭闹、感冒咳嗽、哮喘、花粉过敏、过敏性鼻炎等。
谷雨(4月20/21日):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农夫刚完成春耕,田里的秧苗正需大量的雨水滋润,适时且足够的雨水才能使谷物成长茁壮。但此时的气候,却时晴时雨,时冷时热,最让人不易捉摸.“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很快,非常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谷雨”后,降雨明显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养生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使内环境(人体内部的生理环境)与外环境(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小儿身体适应性低,体质敏感娇弱,就会更容易生病。谷雨节气的气温虽以晴暖为主,但早晚仍有时冷时热之时,此节气的小儿保健推拿,应以补益阳气为主。但谷雨时节人与作物一样,是受阴液滋养的重要时节,故推拿对小儿有补气益精作用。
谷雨节气小儿调理适应症: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腺样体肥大,疳积,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