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介绍 http://pf.39.net/bdfyy/bdfal/190524/7164650.html小儿鼻炎中医称之为鼻渊。鼻渊是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小儿常见多发病。它常反复发作,日久可导致鼻窦炎、长期的慢性咳嗽和继发腺样体肥大等疾患。
本病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鼻流浊涕,且量较多,可流向鼻前孔,也可向后流入咽部,常伴有鼻塞及嗅觉减退,部分病人可伴有明显的头痛,头痛的部位常局限于前额、鼻根部或颌面部、头顶部等,并有一定的规律性。有些患儿表现为长期慢性咳嗽。病程可长可短。在临床上本病应与鼻窒及鼻鼽相鉴别。鼻渊的发生,实证多因外邪侵袭,引起肺、脾胃、胆之病变而发病,虚证多因肺、脾脏气虚损,邪气久羁,滞留鼻窍,久病及肾,致病情缠绵难愈。辩证分型为肺经风热、胆腑郁热、脾胃湿热、肺气虚寒和脾虚湿困型。
1、肺经风热症见:鼻塞,鼻涕量多而白黏或*稠,嗅觉减退,头痛,鼻黏膜红肿,尤以中鼻甲为甚,中鼻道或嗅沟可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可兼有发热恶寒,咳嗽。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治以:疏风清热,宣肺通窍。方选:银翘散加减。
2、胆腑郁热
症见:脓涕量多,色*或*绿,或有腥臭味,鼻塞,嗅觉减退,头痛剧烈,鼻黏膜红肿胀,中鼻道、嗅沟或鼻底可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潴留,头额、眉棱骨或颌面部可有叩痛或压痛。可兼有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目赤,寐少梦多,小便*赤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或腻脉弦数。治以清泄胆热,利湿通窍。
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3、脾胃湿热症见:鼻涕*浊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减退,鼻黏膜肿胀,中鼻道、嗅沟或鼻底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头昏闷或重胀。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小便*赤。舌质红,苔*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化浊通窍。方用:甘露消*丹加减。
4、肺气虚寒症见:鼻涕黏白量多,稍遇风冷则鼻塞,嗅觉减退,鼻黏膜淡红肿胀,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可见有黏性分泌物。头昏头胀,气短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苍白,自汗畏风,咳嗽痰多。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治以温补肺脏,益气通窍。方用:温肺止流丹加减。
5、脾虚湿困症见:鼻涕白黏而量多,嗅觉减退,鼻塞较重,鼻黏膜淡红,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嗅沟或鼻底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潴留。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脘腹胀满,肢困乏力,面色萎*,头昏重,或头闷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治以:健脾利湿,益气通窍。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在治疗鼻渊中,注意鼻炎角药的使用,如辛夷、白芷和苍耳子。注意鼻炎引经药的应用,柴胡少阳经,羌活太阳经。注意化痰药的应用如*芩、瓜蒌、陈皮、半夏和胆南星。
平时须注意及时彻底治疗伤风鼻塞及邻近器官的疾病;保持鼻腔通畅,以利鼻涕排出;注意正确的擤鼻方法,以免邪*窜入耳窍致病;注意饮食有节,少食肥甘厚腻食物,戒除烟酒。
作者简介:朱富华,医学硕士,二级主任医师,留日研修生,全国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深圳市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出诊地点:深圳医院(宝安区来安路99号)儿科。出诊时间: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和周四全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