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如何区分 [复制链接]

1#

Healthforbaby

前言

最近看到大家在社群里聊天,经常说到一个话题:我家宝贝对鸡蛋(或牛奶)过敏,我吓得一口都不敢给吃,生怕又开始咳嗽(或积食)。然后我看到群里分享的检查单上赫然印着“食物不耐受”几个大字。

科普概念

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确实容易误判,很多家长傻傻分不清。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如何分辨及如何养育这样的孩子。

首先科普概念,食物是我们人类生命的基石,但是把食物吃到肚子里后食物的成分和食品添加剂多少会引起一些的不良反应,这称为食物不良反应。

“什么?食物还有不良反应?“

是的。给大家梳理了一下。请看下图。

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

从上面的图,我们可以了解到,食物不良反应以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多见。

与食物过敏相比,食物不耐受的发病人群更广泛,发病率更高。据英国过敏协会统计:高达45%的人群对某些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婴儿与儿童的发生率高于成年人。

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对0~24个月大的婴幼儿过敏性症状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在份问卷中,40.9%的家长有报告期子女曾经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疾病,但最终被医生确诊为食物过敏的只有例,约占2.5%。现在需要扒开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的小马甲,好好认识一下这俩兄弟。

食物过敏又称食物变态反应,是人体对食物抗原(天然蛋白质是问题的关键)产生的超敏反应。

简单来说就是食物中的大分子蛋白进入人体后,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认为是坏东西,从而发动免疫攻击,这时释放很多炎性介质(一些不好的物质,会让人血管水肿,气管痉挛,咳嗽,出皮疹等等),在炎症介质的作用下,会产生嘴唇肿,皮疹,咳嗽、哮喘急性发作、或者过敏性休克等过敏症状。

什么是食物不耐受呢?

早年的研究认为食物不耐受没有免疫系统参与,但是近些年的研究显示,食物不耐受是不同于食物过敏的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当食物进入人体消化道,由于缺乏一些酶类,使食物不能充分消化,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是问题的关键)进入肠道,被人体免疫系统当成有害物质,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这个抗体和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可引起所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进而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

目前已经明确的很多慢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腹泻、过敏性紫癜等都和食物不耐受相关。

如何区别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

这两个概念就像双生子一样非常容易混淆,都同高蛋白的食物有关,有类似的临床表现,都涉及免疫系统。傻傻分不清,怎么办?

我们来看表格吧。

准确判断了孩子属于食物不耐受,那家长该怎么养呢?

原则虽是回避不耐受食物,但是对于发育期的儿童,营养也非常关键,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制定个性化的食谱,做出饮食的调整。

多项研究已经证实改善饮食习惯是目前解决食物不耐受的最佳途径。

1.通过食物不耐受的检测,判断产生不耐受的食物。

2.依据检测的IgG浓度,将食物分为4个等级。

3.对4个级别的食物区别对待。

4.阴性的食物可以正常食用。

轻度敏感的食物采取轮替间隔一段时间食用或者忌食。(选择轮替还是忌食,是根据该食物对人健康的营养贡献,如果是鸡蛋,牛奶这些营养价值大,不好替代的食物,选择轮替。如果是芒果,菠萝这些有可替代食物的选择忌食)。或者在食物调整的同时添加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及淀粉酶的添加,可以增加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从而改善食物不耐受。

中度和高度敏感的食物直接忌食。

5.若不耐受食物种类少(1项或2项),凡阳性者可直接忌食。

若不耐受食物种类多,如4项或5项或更多,我们可以分阶段来。一般先将+2级、+3级食物项忌食,+1级轮替食用。

最后要强调一下!!

食物不耐受的饮食调整是暂时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发育的健全,食物不耐受会逐渐减轻,直到消失。

食物不耐受的干预是必要的。如果未能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大量摄入不耐受食物,不耐受复合物将不断形成,这种免疫损伤不断积累,久而久之则会引发一系列的慢性症状或疾病。

所以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家长的问题,先看食物不耐受的级别,再决定饮食调整的方案,针对每个孩子制定科学的个体化饮食计划。

控制孩子避免摄入引起不耐受的食物,包括含有不耐受食物成分的食物,定期监测限制饮食的效果,并积极尝试饮食恢复。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生病期间请及时就医

好物推荐

刘医生育儿社群

请添加

复制号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