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都会说羡慕婴儿般睡眠的人,成年人睡眠不好,会导致心情不好、易怒,有时会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宝宝如果睡不好就更麻烦了,睡眠是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宝宝睡眠问题主要有以下4种。
宝宝睡不踏实怎么办?
宝宝睡眠不踏实这个问题会经常有人问我,但是这个问题没有办法马上回答你,因为每一个孩子的状况都不一样,对宝宝来讲,从浅度睡眠到深度睡眠的过程中,他要首先确认自己在安全的环境下,才会进入到深度睡眠,比如有些宝宝晚上抱着奶瓶睡着了,他半夜就总会找奶在哪里,如果孩子是被抱着摇睡,半夜醒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不摇了,这些都会成为宝宝半夜总是醒,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的原因,所以宝宝睡前的这些习惯我们需要帮他改变了。
母乳的妈妈一般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宝宝吸的时候用力才会有奶,不用力的话就是把它当安抚奶嘴了,所以喂母乳的妈妈可以让宝宝喝着奶睡觉,但是喂奶粉的妈妈需要想办法来改变,尽量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
上面的方法看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其实神奇之处并不是她的手势,而是这个时间正好在宝宝的睡眠窗口期,在这个时期给予宝宝非常接受的安抚方式,比如在脸上和头上挠的方式,我们叫做肌肤接触的安抚方式,这个方式会让宝宝觉得妈妈在我旁边,让他感觉到安全感和舒适感,让他有情绪的过度和舒缓,这样就很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不同类型宝宝容易入睡的方法不同
其实这种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很多妈妈看到后这类方法就回家试,摸半天宝宝还是不睡,结果眉毛都要搓掉了,多学习一些有用的方法没有错,但是我们要知道自己的宝宝喜欢哪一种安抚方式。
1、触觉型宝宝
触觉型的宝宝摸摸头、刷刷腿,或者用纸巾在脸上刷几下,宝宝可能就会很快入睡。
2、听觉型宝宝
听觉型的宝宝可能喜欢有人为他哼歌,才会很快入睡。
3、口欲型宝宝
一定要含着东西才能睡着,比如睡觉的时候要吸奶嘴,或者吸妈妈的母乳才能入睡。
4、嗅觉型宝宝
闻着妈妈身上的味道,会让他觉得这样才有安全感,然后就睡着了。
只有家长才最了解自己的宝宝,我们要去认识宝宝是哪一种类型,这样才能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哄宝宝入睡。
父母怎么样才知道宝宝睡得好不好?
宝宝睡眠的量也都是不同的,就像人的饭量一样,有饭量大也有饭量小的,所以我们需要自己去掌握宝宝睡眠的需求量是多少,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一定要让宝宝睡多少小时。
我们可以观察宝宝睡醒后的表情,如果睡好了是会带着笑意起来,特别满足的看着你,那么就代表他睡好了,如果起来特别烦躁,情绪也很崩溃,那这种一定是没有睡好。
孩子夜惊怎么办?
夜惊跟宝宝做噩梦其实是不一样的,夜惊是在宝宝熟睡期间发生的,所以通常是发生在夜间的前三分之一,而且发作时间很固定,闭着眼睛哭、没有办法被安抚,不管怎么样抱都一样的哭泣,如果把夜惊的孩子叫醒,他会非常生气,因为他是从熟睡当中被叫醒,反而会更生气,白天的时候你问夜惊的孩子,他会不记得,因为他在熟睡。
噩梦就不一样了,噩梦是在浅度睡眠的时候,大概在后三分之一夜,而且哭的时候会找人,会找能带给他安全感的人,然后有可能就不会睡了,所以夜惊和做噩梦是不一样的存在。
夜惊是孩子无意识的个体内在的一个过程,他不需要外人的参与,那面对宝宝夜惊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夜惊的宝宝是缺钙吗?
有很多妈妈看到夜惊,然后上网查说是因为宝宝缺钙,其实补钙对夜惊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夜惊的孩子可以通过下面4种方法改变:
1、让宝宝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睡眠越规律夜惊发作的几率也就越低,也就是每天睡前仪式的时间要规律、睡眠环境要规律。
2、减少睡前不必要的刺激,比如说白天看到爸爸妈妈吵架、看一些刺激的电视节目,这个就是不好的刺激,所以请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3、有些宝宝生病期间服用药物,夜惊的几率也会增加,如果吃某一种感冒药晚上就会夜惊,可以让医生帮忙换另外一种药。
4、夜惊半夜安抚起来真的很痛苦,因为大多数安抚是无效的,我们要观察宝宝夜惊的时间,因为每次夜惊时间都是固定的,比如宝宝每天都是在夜间12点夜惊,我们就可以知道12点是宝宝睡熟的时间,我们可以往前半个小时,比如11点半左右给他换个尿布、喂个奶,也就是给宝宝弄醒,然后再让他进入到睡眠状态,这样他就会跳过经常夜惊的时间,然后整个晚上的哭泣就不见了。
如果孩子不是夜惊,是做噩梦怎么办?
噩梦多发在下半夜,一般清晨4、5点钟,如果宝宝还能够入睡,我们可以选择哄完宝宝之后陪他入睡,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通过白天给他讲绘本,让他区分噩梦和现实是不一样的,驱除他恐惧的心理。
孩子打呼怎么办?
很多妈妈会反应,宝宝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张口呼吸,打鼾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连续性,如果这种情况最好是让儿科医生评估一下,要看看是不是因为腺样体肥大的原因导致打鼾。
通常情况宝宝打呼可能就会一阵,过几天就好了,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感冒引起的,等感冒过了,打呼的症状就好了,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不用太担心,是可逆性的。
有一种打呼家长们要注意,就是打呼的时候经常会醒过来,这种情况叫睡眠呼吸中止症,因为大脑会长期处于缺氧的状态,晚上怎么睡都睡不饱,白天还会经常脾气暴躁、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很多时候这些情况跟他晚上呼吸的阻塞有关系。
宝宝睡觉时爱出汗怎么办?
宝宝出汗我们也要分情况,一种情况确实就是睡眠的基础没有做好,宝宝的体感温度要比成人的体感温度高1~2℃,如果我们完全用成人的体感温度去判断宝宝冷还是热,是不太准确的。
比如我们哄宝宝睡觉的时候,穿着长衣长裤感觉温度正好,但是一模孩子他们的后颈窝包括头部出了很多汗,所以在宝宝入睡前我们可以给他穿薄一些睡衣,然后盖的小毯子不要太厚,去做好睡眠基础,但是到了凌晨4、5点的时候,这个时间是我们人体全天体温最低的时候,这个时候有可能因为睡前穿得少被冷醒,建议妈妈们在宝宝入睡的时候,放一个随手可拿的小毯子,在凌晨的时候给宝宝盖上一层。
还有一种情况,不是宝宝穿得太多或者太少,而是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我们身体里有包括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人体会自己做调节,宝宝睡着的时候,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波动,在宝宝大脑里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有可能因为交感神经的分泌造成他大量出汗,甚至有时候连枕头都湿了,可是一模他的手脚又特别冰冷,这种情况只是交感神经分泌导致宝宝大量流汗,手脚血管收缩造成的四肢冰冷。
要判别孩子到底是冷还是热,我们可以去摸他的后背,如果后背都是汗,那表示他可能真的热了,如果摸后背不湿不热也不冷,那就继续维持这种睡眠状态,不要给宝宝吵醒了,如果宝宝头部爱出汗,在宝宝睡觉之前可以在他头下垫几条手巾平铺开,晚上出汗的时候用上层的手给他擦干汗后撤掉,让他躺倒下面一层干的毛巾上,这样会比价好。
如何营造宝宝睡眠环境
1、婴儿床的选择
婴儿床的选择有一些标准,也就是宝宝的睡眠安全,远远高于其他因素,床栏一定要高于床板最少15CM,而且不要上下可以动的,每一条床栏之间最好也不要超过6CM,如果太宽宝宝的销售就会伸进去,甚至小脑袋会往里挤,最主要一点特别不推荐使用床围,床围对于新生儿是有窒息风险的。
2、宝宝要不要睡枕头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1岁之前不建议宝宝用枕头,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定型枕,很多妈妈会拿定型枕让宝宝睡一个好头型,其实头型跟枕头真的没关系,成人睡枕头是因为颈椎椎前曲、胸椎后曲、腰椎前曲,整个脊椎呈一个S型,但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脊椎没有弯曲度,一直到出生后0~3个月,一直会呈C字型,所以不需要枕头;4月龄之后的宝宝颈椎会有一个颈曲,但是这个颈曲没有固定,直到6~7岁的时候颈曲才会固定,所以在孩子颈曲固定前睡不睡枕头都可以,但是1岁前是不推荐宝宝用枕头的。
宝宝的睡眠质量一直都是个难题,对于宝爸宝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希望以上的方法能够协助爸妈,帮宝宝度过睡眠不稳定的日子,让宝爸宝妈和宝宝都能有一个好的睡眠。
想要了解更多母婴育儿知识可以在文章右上角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