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出名医院 https://m.39.net/pf/a_4707905.html昨天有这么一条新闻上了热搜:
原来是有一名5岁的小男孩
因为经常鼻塞所以老爱张嘴睡觉
家长于是买了“封口贴”
想让他能闭嘴睡觉
结果贴了之后小男孩呼吸更加困难
还差点缺氧!
这里专家就提醒了:
有些孩子睡觉张口呼吸、打呼噜
可能是鼻炎、腺样体肥大造成的
一定不要自行盲目贴上“封口贴”就简单了事
医院就诊排查!
不然再被封上嘴巴
很可能会像热搜这个孩子一样
导致缺氧甚至窒息!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夜间尤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
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
一般来说,孩子3岁时腺样体开始迅速生长,到6岁左右进入平台期,10岁左右逐渐萎缩。大部分孩子在13~14岁时,腺样体基本恢复正常大小。
“封口贴”须慎用应尽早诊治排查
担心孩子张口呼吸会变得不好看,一些家长开始寄希望于网上热销的“封口贴”,在孩子熟睡时悄悄把小嘴巴“贴”起来,就像热搜那位家长一样。
不过,已经出现腺样体面容的孩子,会有上排牙齿往外翘或者是下兜齿等齿牙骨骼变形的情况。此时,若只是单纯用“封口贴”把孩子的嘴唇封上,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孩子嘴里的牙齿其实还是张开的。另外,有些孩子之所以张口呼吸,是因鼻子呼吸不通畅所致。
总之,此时如果把孩子的嘴封上,会导致孩子缺氧,还可能有窒息的风险!
小编在这里就提醒,当家长发现孩子长期张口呼吸并打呼噜时,最好不要未经诊断就盲目给孩子贴“封口贴”,医院诊治排查。
症状较轻的患儿:
临床一般采用吃药、喷药等药物治疗来消除局部炎症,帮助患儿控制病情。
症状较重且药物治疗不理想的患儿:
可能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至于已经发展成腺样体面容的患儿,医生一般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口腔科进行矫治。孩子在青春期骨骼要再次发育,在骨骼定型之前,口腔科可通过佩戴模具促进孩子上、下颌发育,且效果较为确定。
另外,临床上也会有一些患儿在完成腺样体切除手术后,尽管呼吸已变得通畅,不再打呼噜,却因长期睡眠养成的习惯,仍旧张着嘴睡觉。这时家长也无需过于焦虑,要给孩子时间慢慢调整过来。
张嘴呼吸并非都与腺样体有关
事实上,造成孩子睡觉时张口呼吸的因素有很多,不一定都是腺样体肥大造成的,其中还有遗传和生活习惯的因素。对于单纯张口呼吸且并非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如果是一两岁的孩子,要适时戒断奶瓶,孩子的口周肌肉会慢慢发育得更好;至于七八岁的青少年,则可以尝试做一些口周肌肉训练,通过练习,让口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也能慢慢缓解张嘴呼吸的症状。